探一方诗情画境,寻一种诗润人生——陈莉大语文工作室开展古典诗词教学研究活动
发布时间:2017/11/9 0:00:00 作者:czy 浏览量:2646次
文化传承是中国梦的根基,文化融合更是连接世界梦的重要纽带。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不仅要让它植根在当代人的内心,还要使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作为职校的大语文教学,立足于传统文化,致力于“全人”教育才是真正的使命与本源。为此,陈莉大语文工作室本学期以江苏省第三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课题——《大语文教育观下五年制高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以古诗文教学为例》课题为引领,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与研究,以期浸润文化底蕴,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期伊始,陈莉大语文工作室成员就通过古典诗词综合实践活动和青蓝诊断课推进古典诗词的教学与研究。
2017年10月26日,工作室成员卢晨晨老师在1603班开设了《诗润人生》诊断研究课,卢晨晨在学生学完《赤壁赋》的基础上,以旧带新,引导学生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拓展阅读《西江月·顷在黄州》、《定风波·莫听竹林打叶声》两首词,真正让学生理解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心境变化,从苏子瞻到苏东坡,感受词人特有的淡然、旷达的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中卢晨晨注重启发学生分析理解词意、领悟词作描绘出的诗情画意;小组合作探究《西江月》与《定风波》的情感递进路线图,通过诵读、品味、整体感知,一个经过《赤壁赋》中设法自我说服,到《西江月》中“可惜一溪风月”的物我相融,再到《定风波》中自在行的立体苏东坡便呈现在学生面前了。
11月9日上午第二节课,工作室成员徐珊珊老师在1512班开设了课题研究课《那年花开月正圆——<题都护南庄>与<生查子>对比赏析》。课堂以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导入到今昔对比的主题,将崔护的诗和欧阳修的词结合起来,通过诵读、讨论的方式,探讨了两首词在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拓展课外诗句,帮助学生品味字词、理解诗句。在最后的“即兴作诗”环节,学生写出的诗句能够表达出今昔对比的怅惘之感,将听说读写切实结合起来。
两位成员开完课后,工作室领衔人陈莉又及时组织听课教师分两次在教师发展处进行了评课研讨活动,听课的老师们直言不讳,切中肯綮,热情帮助两位开课教师更好地加以改进。两堂课虽然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是却充分展现了两位教师引导学生课外进行品读、赏析的路径脉络和感悟百味人生、提升核心素养的内在价值追求,也是对“一轴心、四结合”大语文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
陈莉大语文工作室开展的古典诗词教学研究活动,注重浸染与体悟、积淀与习得、审美与应用,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顺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潮流,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不懈的探索。
(文:陈莉 图:孔运帷 审核: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