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教育理念下的教材文化阐释
发布时间:2018/5/11 0:00:00 作者:czy 浏览量:2968次
大语文教育理念下的教材文化阐释
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 黄婷
内容摘要:在职业学校越来越关注学生专业培养的同时,职校生的人文素养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缺失。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大语文教学理念,从文化的视角来阐释和解读课文,正是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人文价值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释和解读课文,要以文化意蕴为分析的标准和取向,重视文化熏陶,发挥语文的文化功能,突出语文的鉴赏和感悟作用,使学生能因文悟理,融情入理,引导学生文化习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语文 文化 阅读 文本解读
在职业教育课程发展蓬勃发展的今天,培养优秀的技能性人才已成为越来越多职校的宗旨,语文课作为职业学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样也面临着时代的洗礼与革新。但聚焦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上仍囿于陈旧的知识点,注重所谓标准答案的传授,忽视对人的发展的重视,减弱了语文本身的文化魅力。面对教学观念滞后、教学课堂苍白、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我们如何改变?
此时,张孝纯先生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犹如一股新风,吹绿了灰暗苍白的课堂,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课程性质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因此,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人文价值,就要从文化的视角来阐释和解读课文。
一、改变传统泛政治化的解释,以文化意蕴为分析的标准和取向
过去,课文阐释的主流框架是泛政治化的。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同时也降低了课文本身内在意蕴的解读,结果导致语文教学刻板无趣、千篇一律的弊端,也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大语文教育则会从文化视角考察和阐释课文,就是在课文的题解、注释、分析、比较和讨论等整个阐释系统中把课文的读解重心转移到文学、文化观念与文化教育上来。在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寻求文化的审视点,阐扬课文中的文化意蕴,传承课文中的文化特质,进而开掘作品内在的思想和趣味,而不是流于表面化和概念化。比如读解《阿Q正传》,从政治的角度考察,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阿Q与赵太爷属于两个阶级,二者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其间的对立与冲突十分尖锐,显然,这种读解易于形成公式化;如果从文化的角度阐述,就会发现,阿Q与赵太爷文化心理上的内在一致性:阿Q同样具有“主子性”,也决不放弃统治别人、凌辱别人的机会,而赵太爷失意的时候也是奴性十足。实质上,阿Q与赵太爷具有同样的封建性和劣根性等农民心理。鲁迅抨击的正是民族的这种劣根性,即失意时逆来顺受,甘于屈辱,得势时则以强凌弱,在兽面前显示出“羊”性,在“羊”面前显示出兽性,惟独缺少个性和主体性。
从理论上说,“老”课文可以“新”编,更可以“新”上。如果从文化的观念和视角出发,那么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前的作品也完全可以与今天的文化精神水乳交融。现行的语文教材为这种交融做出不少提示和引导。比如《项链》的主题,传统的理解一般是: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揭露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人们的毒害。但是,社会在不断进步,认识也在不断更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这种解释。因此,在掌握最新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教材又提出了新的观点:《项链》主要对女主人公追求奢华生活遭到失败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女主人公以诚实劳动偿还债务的行为予以肯定,而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作了批评。当然,这种认识也不是唯一正确的,它只代表了一种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说说每个人的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
要能从文化的视角切人课文,就要求教师注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展开学术性探索。文化的重要品质就是包容性和多元性,因此,解读课文的文化意蕴时必须遵循这一特点。具体地说,在探讨课文和作品的内在特质时,要抛弃过去“惟教师”“惟教参”的意识,打破主题唯一的框框,允许、提倡并鼓励师生一起利用相关资料进行言之有理的多元化的学术性探讨,鼓励争鸣。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发挥语文教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二、改变传统纯工具化的教学,以文化熏陶为解读的目的和宗旨
众所周知,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掌握语文这个交际工具的过程,本来就应当是学习人类文化遗产的过程,是接受人类文化熏陶的过程。传统的语文教学更注重“教教材”,教学目的更倾向于工具化。大语文教育则提醒我们,从文化的高度来认识语文教材,使用语文教材,使语文教材鲜活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得到充分展现,才能有效地发挥语文教材的人文价值。
文化熏陶首先表现在通过解读课文,使学生增长知识,认识社会,提高文化品位。这是语文教材文化价值的基本表现。如果我们仍然囿于“阅读”是十分狭隘的“工具”这一陈旧的观点,语文教材的人文性就会悄悄被湮没,流失。例如我们读汪曾棋的《胡同文化》,就能了解旧京城胡同的沿革,体味民居文化丰富的内涵,揣摩作者行文中流露出的情感,体会到作者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深深眷念;读《神奇的极光》,就能了解那充满神奇魅力的科学世界。好的文章读多了,知识面就宽了,见识就广了,文化积累就深厚了,语文能力的层次也提高了。
文化熏陶还表现在通过解读课文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情感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编选了占选文总数40%上的文言文和大量的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化著作,洋溢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读几十篇文言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积累若干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从而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了解进而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从知识到情感实现民族文化“根”的培植。从教育学意义上说,这种培植正是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所必需的。现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化著作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阅读这些课文,接受的是民族文化传统教育,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内从文化的视角来阐释和解读课文涵的熏陶,激发的是热爱、继承、发展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热情。
文化熏陶又是与文学教育交融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因为第一,文学教育与语言文化教育是同步的。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丰富而又优美,保留了语言文化的精华。例如《诗经》、《楚辞》、先秦两汉的散文,唐诗、宋词和唐宋散文,元明清戏曲和古代白话小说,以及现、当代的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巴金、老舍、曹禺、赵树理等文学巨匠的著名作品,都代表着语言文化的高峰。在运用语言方面,足以作为学习的楷模。学生学习这些作品,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自然地接受了民族文化的熏陶。有些精彩的应用性文章也是用文学语言写的。古代的《祭十二郎文》、《陈情表》,现代的鲁迅的书信,郭沫若的序,有不少也是用文学语言写的。第二,文学作品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和审美能力。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寄寓着作家美好的社会理想和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表现出作家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正确评价,总是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的,值得赞美的,什么是坏的,应该反对的。由于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一般不是表现为论辩的方式或者作者的说教,而是借助对事物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自然地流露出来的,因此给读者的教育特别深刻。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性格,以至形成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是大有裨益的,这就是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文化熏陶的作用。
三、改变传统的浅层感悟,让文化因素和情感因素巧妙交融
就语文教材的特点看,课文是语文教材实现文化价值的主要凭借。要使学生有效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除了强化语文的双基训练外,更要突出鉴赏和感悟的作用,能因文悟理,融情入理。
“文”即文质兼美的课文,“理”指课文中各种民族文化要素。新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且是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要素,因此,从课文的特点出发,寻找重点,探求主线,发扬激情点、悟理点,这样才能确立课文文化内涵的方向和深度。
寻找重点,就是要考察作者的写作意图,探寻作者的写作思路。一般说来,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品的文化内蕴是一致的。比如经典教学篇目《荷花淀》的创作,传统的教学往往对于写作背景只是由教师花一两分钟简单讲解,而这和大语文教育理念相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孙犁是在延安的窑洞里,思念着分别八年的家人和故乡,写出了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情。他说《荷花淀》所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家乡,家家户户的平常故事,他按照生活的顺序写下来,事先没有什么情节安排。他要表现农民的爱国心和觉醒过程,表现全民抗日中劳动妇女的识大体、乐观主义及献身精神,这些正是民族文化特质中最宝贵的内涵。
愈是文化意蕴丰富的作品,其主题和意义愈须从文化的视角来阐释。如《祝福》问世70多年来,对其题旨的理解,不下数十种。作者的创作意图显示出来的意义是陈述祥林嫂作为麻木冷酷的,以鉴赏他人痛苦为乐趣和满足的“看客”村民鉴赏下的牺牲品,一旦被看得厌倦了,变得陈旧,就被剥夺了存在权利。作品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忍。而历来教材的提示或教参的说明大都从政治的或道德的角度考虑,认为作品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精神的摧残,揭露了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文化的绳索对祥林嫂的戕害。现代读者又有人从原始主义倾向和神话原型的视角考虑,认为造成祥林嫂命运悲剧的是一种原始信仰的灵魂观,一种浓厚的社会氛围和集体意识。
在因文悟理的同时要注意融情人理。实施情感教育可以说是发挥语文教学文化价值的“催化剂”。
发挥语文教学的文化价值,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文化习得。文化习得本身就伴有内心的情感因素,文化因素与情感因素天然地交融在一起。因此阐释、传承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时,要利用这个特点,改变线性的逻辑分析,改变形式上的文章解剖,加强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让学生们眼中有形,心中有情,在感受形象和加深情感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比如学习《赞美》一诗,全诗把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浓缩至一个“农夫”的身上,他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但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终于站了起来,放下“古代的锄头”,走上抗战的行列,诗人内心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礼赞之情。因此尽管全诗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仍是一种强烈的爱,澎湃着火热的激情。在教学过程中,把诗歌传达出的激情和学生被激活的感情汇合在一起,注入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深沉思考中,这样才能使课文的文化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首先,教师要有激情,教师的引导,不论是诵读、讲解或提问,如果饱含情感,就能创设与文中相合的文化氛围,“面山则情满于山,面海则意溢于海,”要将作者的情与学生的情,相沟通,相交融,教师的情是中介,是关键。所以,教师只有深入钻研,反复涵咏,精心体味书中情,并为之感动,才能以自己的感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动情基础上,接受文中的文化熏陶。,其次,要找准教学的激情点。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就是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去捕捉课文中蕴含文化因素的闪光点,使学生产生共鸣,接受教育。再次,要讲求情理结合的方法。比如通过表情朗诵,创设情境,或者揣摩体味,把握基础,或者设身处地,心理互换等等。
参考文献:
1、顾黄初主编,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
2、李镇西著,《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四川少儿出版社
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
4、刘文献,《浅谈中国现实文化与教育对策》,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6期
5、刘正伟,《语文教育与文化阐扬》,载《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5期
6、张国正《“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一谈我的“大语文教育观》,《天津教育》
(本文发表于《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2014年第五期)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