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发布时间:2018/5/11 0:00:00 作者:czy 浏览量:2923次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浅议教学目标是提问设计的依据
【内容摘要】 教学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目标。教学目标对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起导向作用。每个教学活动环节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提问环节,问题的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提问设计 高效课堂
早在1980年就有人提出一种由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构成的新的学习方式——基于问题学习。这种作为一种问题取向的教学思路,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进步教育运动。杜威认为教师应该通过吸引和激发学生调查研究和进行创造的过程来进行教学。①今天,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疑,提问成了教学中的必要手段,不仅能引起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但提问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优秀的提问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效益。
根据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②在设计问题时必须体现并最终实现这三大目标。
一、激发兴趣,传授知识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方式、提问角度,以便使问题提得巧,能发人深思。例如,在《爱莲说》中,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这样设计问题(展示多媒体画面):“请仔细观察多媒体中所展示的画面,谈谈你所了解的荷有哪些特点?”显然,这样设疑导入,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进而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提问时适当的拔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样能够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前的课堂上经常出现问题质量不高的“无意问”或“随意问”。例如很多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问题。这样的提问往往过于简单,没有价值,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无益,还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应的,课堂中还存在另外一种现象,教师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等问题,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出来呢?于是课堂出现了冷场,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这就要求问题设置时要难易适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他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此理论,把问题提得比学生的现实水平略高,设置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激发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分类提问,培养能力
布卢姆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识记、理解、应运、分析、综合和评价。相应地教师如果想促进学生达到这样的学习结果,就需要提出相应的问题。③
1.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如《沁园春·雪》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根据提示写出文中原句,总写北国之景的句子?词中描写作者想象的句子?这首词的主旨句?
2.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例如,我在教孙犁的《芦花荡》这一篇小说时,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也比较多,我就布置学生按照自己的认读能力去预习课文。到上这篇课文时,就检查学生是否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通过提问,小组交流或个人诵读课文片段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认读能力。学生无法解决的可以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在学生进行阅读中还要求学生力求对文章有大致了解,在生字词解决之后,让学生谈谈读后的大致感知。通过如此训练,加强了学生初步对课文阅读的认读认知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具备阅读能力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初中生阅读能力具备的最低层次的要求。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像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文章的体会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发掘这种不同,激发学生的感悟力,而不是只求一个千篇一律的统一答案。如《芦花荡》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就可在作者富有特色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中体会出来。那么,怎样理解抗日英雄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呢?学生就在按照自己对作品中人物的理解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还有环境描写不单纯是一种点缀,而是蕴涵着深远的寓意,这些内容综合起来分析老头子的英雄形象就丰满了。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而是应和学生共同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果学生体会到了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那么真正的阅读也就开始了。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如《故宫博物院》的问题设计:找出关键词语,说说本文是按什么具体顺序说明的?
5.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新课标对初中学生提出了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并且由过去的“重知识传授”变为“重能力培养”。语文教学作为中学阶段的一个教学内容对一个人的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一系列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的努力及锻炼下才能顺利地实施。通常情况下,我会采用“以读引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在课内学了一篇文章,我会引导学生读同一类的文章,如学了朱自清的《背影》,再引导学生去阅读《父爱是金》另有一番滋味。学了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进而读一读陈从周《苏州园林》对教育家和园林建筑家介绍说明事物角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
三、搭建支架,构建过程
如果说教学是一座房屋的话,那么问题就是横木,问题的堆砌就成了这座房子的支架。如何让这个支架牢固结实,就要看问题如何排序。最常见的提问顺序往往采用由开放性问题导向封闭式问题的形式,以一般到具体的方式进行。要上好语文课,教师必须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或整篇课文出发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等,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的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地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例如,教学《爱莲说》一文,教师就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先由赏荷导入谈谈荷有哪些特点?
人们喜爱荷,是因为它有很多价值,你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还是精神价值?
荷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为什么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都喜欢吟咏它?
齐读文章,找出你喜爱的句子,说说理由。
选择另一种植物,由形而神,恰当地赋予它某种精神品质。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者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四、巧妙设计,展示方法
“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是一种全新的提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其中“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造,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④在教学过程中最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等。这些方法是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逐渐感受、认识并学会运用的。
在设计问题必须让学生感受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如:
1.情境教学法。很多时候人的视觉往往比其他感觉来得更快更准确一些。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如果能展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来调动学生,创造出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一堂好课的基础就在此奠定。在教学中,运用图片,生活启情更能触动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展示一张自己画的父亲爬过栏杆去买橘子时的画,让学生感受画面,体会作者所感受到的父爱。在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他们的心灵肯定会为之一颤的,这时候再讲一个父亲疼爱自己的小故事,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尽力挖掘父亲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好,使学生明白父亲对自己的爱是深沉的,进入课文学习,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领会。除此之外,我还根据课文,利用表演让学生想象悟情。在表演中,学生把品味文字语言转化为体验动的肢体语言,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唐雎不辱使命》中,我让学生分别扮演秦王和唐雎,同时结合动作,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很快地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语言描写有了较深的认识。通过表演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把课本里的情景真实再现,变得可见可感,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对比阅读法。比较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品味能力。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通过叙事来直接抒发感情,是散文中最基本的一种。而茅盾的《白杨礼赞》则是抒情性很强的散文,在内涵上较前一篇深入了一层。最后,我选用刘心武的《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这是篇哲理性很强的散文,在思想内涵上是最深的。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从这几篇文章中找到共性,它们都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语言都很优美。但学生通过比较可得出:叙事性的散文是通过事件来直接抒发感情,抒情性散文是通过象征意义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哲理性散文则语言意味深长,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有时,我也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鲁迅,教材中收录的鲁迅作品有: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藤野先生》等。这几篇作品,体裁不一,主题各异,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一个多面的鲁迅形象。同学们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鉴赏和品味语言的能力。
3.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法要求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阅读,让学生这个阅读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文本。“自主探究”教学的主体和学习者应该有充足探究时空,去自读、自悟、自得自用,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发现者。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自学探究中,我让学生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学习主动权。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培养创新能力。为此,我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问题由学生提出,思路由学生探究,方法由学生寻找,意义由学生概括,难点由学生突破,习作由学生点评。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从不过多解释,而是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让学生在争辩中碰出智慧的火花,在质疑解惑中明晰努力的方向。例如在教读《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我给学生引发这样两个问题:有人认为陶渊明安贫乐道是无奈,归隐田园是逃避,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假如陶渊明生活在改革开放、人尽其才的当代社会,他除了读书著文、躬耕田园外,最适合参与哪一项经济活动?学生对以上问题很感兴趣,讨论很激烈,发言很精彩。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加强了传统美德的教育。
4.想像探究法。想像探究法将学生语文学习由探究现实存在的问题引向探究虚构虚拟假设存在的问题。如七年级(上)《月亮上的足迹》练习三:假设你成为中国第十代宇航员经过漫长的宇宙飞行,看到了一颗陌生而美丽的星球,由此展开想象,写一篇小作文。九年级(上)《我的叔叔于勒》练习四: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这两个阅读写作训练题都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虚构,引导学生创造。可以说,现实世界有需探究的问题,想象世界也有需探究的问题。
当然这里的“虚构”,“并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它是以实际生活作为根据,只不过不是完全重复某一件真人真事,而是按照写作要求对各种真人真事经过选择取舍加工,编写出一个新的故事”。
五、启发引导,培养美德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都处在青春初期,自我意识强,也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深思,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名著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中你最喜欢的经历过程是哪一次?对鲁滨逊,你最欣赏他什么?对于他离家冒险,你赞同吗?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努力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会辨证地去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具体设置问题时,我联系生活实际,发散思维,尊重学生主体。初中生已经有了独立自主意识,且有一定的逆反心理,他们反感生硬的比喻、强加的结论和纯粹的道德说教。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关注家庭生活,关注校园生活,教给学生有血有肉的知识,要引起他们情感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同化。适时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走向课本知识,又从课本知识反馈向社会,身在课堂而心怀天下。例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我设置以下五个问题:(用幻灯片显示人们根据记载想象中的罗布泊的美景)罗布泊的这些美丽图景,我们可以用原文中的哪些语句来形容?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段;(用幻灯片显示现在的罗布泊) 现在的罗布泊可以用原文中的哪些语句来叙说?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段;讨论:罗布泊由美丽的仙湖,消逝为炙热、荒凉的戈壁,其原因是什么?这种人为的悲剧仅仅发生在罗布泊吗?你们对当前我们的生态环境是否“忧郁”?有哪些“忧郁”?你们有哪些办法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让自己不再“忧郁”?由课本走入生活,引发学生对现实环境的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对日常教学工作起导向作用。每个教学活动环节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提问环节,问题的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书目:
[1]《当代教育学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三维目标教学操作丛书》 李亦菲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3]《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 王汉松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新课程教学设计·语文》 王德俊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5]《教育技术学》 顾明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